中學辯論比賽2023-馮壽如盃

中學辯論比賽2023-馮壽如盃

年份

地點

辯論的辯字,本身就是兩個辛苦的「辛」字中間一個「言」字,所以有兩類人是最辛苦。第一類人當然是主辦單位,而另一班就是比賽的同學。他們一路比賽晉級是非常艱難的。

今次比賽的辯題十分有意思,說到的是國家未來的青年發展。我自己本身是香港大學的老師,香港大學今年破格地成立了一個探險及交流中心。以探險作為學習的目標,一帶一路正正是我們最重要探險的方向及地方,當然探險不一定要冒險。其實是想培育年青新一代的探險及發掘的精神,而探險是一種態度來的。

在辯論比賽及辯題方面,今年四強隊伍的質素是比過往進步良多。第一就是雙方從互相切入對方辯題的範圍去質問對方,比過往是做得較好。我跟幾位校長也傾談過,以往在計分紙都有寫了很多同學做得不是很理想的地方,但今次正反雙方都有改進。

而有需要進步的空間包括,第一,辯題衡量標準是利多於弊。即是說,正方一定有很多論點支持,反方一定有很多論點反對,評判不可能只數論點多與少就決定誰是勝方。所以評判團都覺得,雙方都應盡量提出以什麼作為衡量標準,然後要對方在自己的衡量標準裡面再衡量這個辯題,這樣才能讓人感覺到是有審視過辯題。因為在這類型的辯題,評判不可能只單憑雙方都給了多少數據來評斷勝負,這個十分關乎衡量標準是怎樣處理。例如正方說要重視未來人才發展,而反方則說應以即時快樂行先,所以正反雙方都要在衡量標準上作出多一點的比對。

第二,論點必需要切身。正如反方都說,國家政策很高很大,但怎樣落實到年青人那裡?第二產業有很多機會,香港人是否喜歡去做?同學要直接多給一些例子,比如說港大都有調查說香港人一定不會去做這類產業。多一點這些例子,會覺得比較切身、「到肉」及「貼地」,甚至反方同學也可以反問對方做基建、做地盤工人有何不好?為何這些工作就不是幫助自己積極發展?這些論點都是可以雙方再較量一下。

論到辯論比賽發展,其實在二十年之前,香港辯論的界別是比現在更加多元化,至少有四大盃賽,當年本人都是這幾大盃賽的顧問。我發覺有很多辯論比賽都因資源不足,加上學校亦面對學制改變而取消了辯論隊。但到現在依然堅持的就是星島日報和這個中學辯論比賽。希望大家繼續珍重這個讓同學表演的舞台,讓辯論比賽繼續發揚下去,多謝各位。

辯論的辯字,本身就是兩個辛苦的「辛」字中間一個「言」字,所以有兩類人是最辛苦。第一類人當然是主辦單位,而另一班就是比賽的同學。他們一路比賽晉級是非常艱難的。

今次比賽的辯題十分有意思,說到的是國家未來的青年發展。我自己本身是香港大學的老師,香港大學今年破格地成立了一個探險及交流中心。以探險作為學習的目標,一帶一路正正是我們最重要探險的方向及地方,當然探險不一定要冒險。其實是想培育年青新一代的探險及發掘的精神,而探險是一種態度來的。

在辯論比賽及辯題方面,今年四強隊伍的質素是比過往進步良多。第一就是雙方從互相切入對方辯題的範圍去質問對方,比過往是做得較好。我跟幾位校長也傾談過,以往在計分紙都有寫了很多同學做得不是很理想的地方,但今次正反雙方都有改進。

而有需要進步的空間包括,第一,辯題衡量標準是利多於弊。即是說,正方一定有很多論點支持,反方一定有很多論點反對,評判不可能只數論點多與少就決定誰是勝方。所以評判團都覺得,雙方都應盡量提出以什麼作為衡量標準,然後要對方在自己的衡量標準裡面再衡量這個辯題,這樣才能讓人感覺到是有審視過辯題。因為在這類型的辯題,評判不可能只單憑雙方都給了多少數據來評斷勝負,這個十分關乎衡量標準是怎樣處理。例如正方說要重視未來人才發展,而反方則說應以即時快樂行先,所以正反雙方都要在衡量標準上作出多一點的比對。

第二,論點必需要切身。正如反方都說,國家政策很高很大,但怎樣落實到年青人那裡?第二產業有很多機會,香港人是否喜歡去做?同學要直接多給一些例子,比如說港大都有調查說香港人一定不會去做這類產業。多一點這些例子,會覺得比較切身、「到肉」及「貼地」,甚至反方同學也可以反問對方做基建、做地盤工人有何不好?為何這些工作就不是幫助自己積極發展?這些論點都是可以雙方再較量一下。

論到辯論比賽發展,其實在二十年之前,香港辯論的界別是比現在更加多元化,至少有四大盃賽,當年本人都是這幾大盃賽的顧問。我發覺有很多辯論比賽都因資源不足,加上學校亦面對學制改變而取消了辯論隊。但到現在依然堅持的就是星島日報和這個中學辯論比賽。希望大家繼續珍重這個讓同學表演的舞台,讓辯論比賽繼續發揚下去,多謝各位。